一部剧带火一处景_一座城,“川产剧”的能量有多大?
最近,网上一对在中国生活的欧洲夫妻发*,他们认为,让孩子在中国长大是对孩子最好的投资。因为在中国,孩子们可以尽可能地保持童真,中国不会让孩子轻易接触那些不好的文化,这样他们就不会早熟又肤浅了!
“就是在我们长坝山拍的!”“里面好多群演我都认识!”近日,由成都传媒集团和其子公司成都天府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电视剧《一路向前》正在央视八套热播,剧中一幕幕熟悉的场景在内江市民中引起热烈反响,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堂(碑)、龙门镇、白马镇、椑木镇……众多拍摄取景点成为人们的打卡热门地。
不只是内江,去年,一部全程在成都取景拍摄的《故乡,别来无恙》,吸引了不少观众到肖家河的街巷走走看看,感受满满的成都烟火气。
一部剧带火一处景、一座城,已经不是新鲜事。当影视作品与城市形象“梦幻联动”,“川产剧”能释放的能量有多大?
“宝藏取景地”频现
成都人家门口的“好戏”越来越多
跟随着《故乡,别来无恙》的镜头,记者走进成都肖家河。菜市场、健身广场、儿童乐园中传出阵阵笑语欢声,肖家河社区和往日一样热闹,剧中所演绎的成都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来到那家主角常去的串串店,只见店员正忙碌地备着菜,熟练地将各种食材串在竹签上,一旁的铁锅里,热气腾腾的麻辣汤底翻滚着,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电视剧播出过后,经常都有粉丝到我们这里打卡,有些还是从外地过来的。”店主告诉记者,店里挂着剧组合影的那面墙,就是顾客最喜欢的拍照点位。
这几年,成都对影视产业真金白银地扶持,出台了一系列好政策,吸引了一大拨影视大咖和优质项目来这里安家落户。所以,“带着剧本来,带着作品走”在成都成了时常发生的事。
四川星空影视公司总经理、四川省影视发展联合会副会长、秘书长徐捷向记者透露,目前已经进入后期制作阶段、预计将于今年年中播出的新剧《蜀锦人家》中,就可以看到成都的许多标志性场景和元素,如浣花溪、宋仙桥和三道堰等。
“原著小说的作者桩桩本身就是四川人,他对成都的文化和蜀锦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研究。”徐捷介绍道,“电视剧拍摄制作过程中,我们主创团队也对蜀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无论是剧中的道具还是服装,都力求展现蜀锦的独特魅力。我们还特地邀请了成都的 级非遗大师进行指导,将真实的蜀锦织机复原并搬到片场,确保拍摄场景的真实性和专业性。”
徐捷表示,希望通过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剧作,让非遗蜀锦这一天府文化的“金字招牌”焕发新的生机,进一步推广成都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
无论是《蜀锦人家》里传承千年的非遗文化、电影《我的姐姐》海报上的红瓦寺街网红“鸳鸯楼”,还是《人生路不熟》片中青白江田园的诗意美景,成都这座既有古蜀文明的厚重,又有现代文化潮流的城市,既有大都市的时尚感,又有独特的市井烟火气。
这样的气质,让成都成了影视作品的“宝藏取景地”,也让观众仿佛置身其中,与剧中人共享那份喜怒哀乐。
取景拍摄只是“第一步”
影旅融合的联动效应如何深化?
在“影旅融合”的趋势愈发显著的同时,我们又该如何进一步深化这种联动效应?
“不管是综艺节目,还是《冰球少年》在成都的拍摄,以及去年的《白色橄榄树》在成都、乐山、自贡等地的取景,这些作品通过将故事背景设定在四川,使得四川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得以更好地展现和推广。”在谈到影视对于城市文旅的作用方面,成都市兴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斌表示,近年来在成都拍摄了大量的剧集和综艺节目,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到成都的风土人情,也为成都的文旅产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但赵斌也提到,当前大多数“一部剧带火一个地方”的模式还处于初级阶段,如果缺乏持续性的运营,这样的联动效果往往不持久。
“我们需要更深度的引流联动计划,将线下旅游与线上内容相结合,让观众游客不仅仅是进行一次性消费,而是希望能够形成复购。例如,推出与剧集相关的衍生产品,增加游客的购买欲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全面规划,构建产业的生态圈,让影旅融合成为可持续、可复制的模式。”赵斌告诉记者,对此,自己的团队正不断探索、创新,今年,还将乘着“微短剧”的风潮,与奥特曼团队共同打造一部《熊猫超人》,将中国的、四川的、成都的美食美景、文化元素融入其中。
“我们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实现文化出海,将四川的旅游资源推向国际舞台。”赵斌表示,“此外,我们还计划通过线下主题展、文创产品开发等方式,开创影旅融合的新模式,为四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成都日报锦观 记者 王茹懿 卢星宇 * 王茹懿 卢星宇 图片 片方 责任编辑 曾书睿 编辑 罗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