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远超真人秀意义的社会议题
(丹尼斯·维伦纽瓦和陈思诚。IC photo / 图)不久前,《沙丘2》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与中国导演陈思诚进行了一场有趣的对谈。在这次交流中,维伦纽瓦提及他尚未观看陈思诚的电影,但已从许多人那里听说并表示回家后会抽空欣赏陈思诚的作品。当维伦纽瓦表达出这份期待时,陈思诚以一种自嘲的方式回应说:...
近期,爆款综艺频出的芒果TV又现新作——原生母女情感真人秀《是女儿是妈妈》温情上线。节目邀请了王珞丹、欧阳娜娜姐妹、陶昕然、赵小棠与自己的妈妈共同开启一段同游旅居生活,带领观众看到更加多元的母女关系,进而借此寻找生活中可借鉴的家庭成员相处方式。
近几年,阅综艺无数的网友们再看代际情感真人秀节目,大都不觉得特别新鲜。但《是女儿是妈妈》依旧能够吸引大批观众,屡次登上微博热搜榜,或许是因为人们从中找到了一份惊喜:终于有一档节目聚焦母女关系、探索女性形象和女性魅力。节目更激发了观众对女性力量产生新的思考——无论是做女儿还是做妈妈,女性最重要的永远是做自己。
在现代社会中,母女之间的角色定位、相处模式、沟通方式等不断演变,又在不断塑造着二者之间的代际冲突,这其实是困扰许多女性的问题,也是《是女儿是妈妈》的受众定位所在。
节目中四组迥异的母女样本几乎涵盖了中国母女关系的共性和特点,观众或多或少能够从节目中看到自己和母亲的相处模式,节目中母女间的冲突与对抗、泪水与拥抱势必引发不同年龄段、不同代际观念的观众之间的观点碰撞,带来可预想的话题热度。
可贵的是,节目对于真实生活的记录,并非囿于表面的娱乐价值,在此之上,更希望能借助这些极具代表性的母女样本,激发大众的情感思考,去追问“期待什么样的母女关系”以及“理想的母女关系何以为之”这些普适性问题,从而打造社会可复制的母女“沟通手册”。
正如陶昕然在节目中谈到的,她在自己成为一个妈妈以后开始理解自己的母亲,开始明白年轻是一个不稳定的、探索的状态,包括探索如何面对亲子关系、如何做好一个妈妈。而在探索的过程中,谁都难免会犯错。母女关系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一味粗暴地挣脱和斩断自我与原生家庭之间的脐带,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两败俱伤。如何接纳母女关系的多面性并与之握手言和,在爱与相互理解的共识之上,寻找更契合、更舒适的代际相处方式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
无论是作为女儿还是妈妈,和芒果TV之前诸多的“她”综艺一样,我们依然能在这些角色背后清晰地看到作为女性本身的力量和其自我意识的觉醒。比如欧阳娜娜的妈妈傅娟,作为“多孩母亲”的她,需要平衡对3个女儿的爱,常常飞往不同城市陪伴女儿。但在节目中她开始反思,“在生活中我从来没有好好地关注过我自己,所以我要找回我自己。”对此女儿们也表示了绝对的支持。在她们眼中,让妈妈得到属于自己的独立价值,实现在付出式人生中错过的理想、错过的自我意义,是回报妈妈的最好方式。这是来自女儿的爱,更是女性之间的惺惺相惜。
从家到大理,《是女儿是妈妈》不仅是一场旅行,更是一面映照你我生活的镜子,让我们在反思和探索母女关系的同时,看到其背后隐藏的社会问题和女性成长哲学。这是一个远超真人秀意义的社会议题。(大众 客户端 王晨晨 田可新)